铜花飞溅 兴业一方 ——贵溪市铜产业发展崛起纪实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23 08:26

  编者按:今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回望40年的奋进历程,我市从城市到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生发于这片热土的辉煌成就和生动实践,成为我市改革开放壮丽篇章的重要部分。为讲好改革开放贵溪故事,充分展示改革开放40周年伟大成就,本报从即日起开辟专栏,将陆续推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生产铜线直径最细可达0.0098mm,相当于一根成年人的头发直径的七十分之一,市场价远远超过同等重量的黄金。作为江西省唯一能产出如此规格铜线的企业,中臻铜业有限公司无疑是同行业的领军者,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年产值超过4亿元。日前,在贵溪经开区该公司负责人胡超云与记者说起企业通过转型升级的发展成果,脸上写满自豪,这在我市铜产业发展之初是不可想象的。

  我市铜产业无中生有、从弱到强,从名不见经传到名闻遐迩、芳名远扬,从“一枝独秀”到“满园春色”,走过了不平凡的崛起之路。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与铜结缘,并因铜设市,再到如今的因铜而旺而强。我市改革开放40周年的产业发展史,似乎就是一部这座城市与铜的“婚姻史”。1979年8月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在贵溪开工建设,正式揭开了我市铜产业发展的序幕。之后,我市依托江铜集团的品牌,重点发展铜加工业,铜企业开始逐步聚集。 从江铜集团“一枝独秀”,到品质铜城“春色满园”,“大铜业”走过了非凡的历程! 如今,铜产业已经深深融入我市经济血脉之中。

  一方面我市初步形成了以江铜集团为核心的矿产品、冶炼产品、铜加工产品到应用产品的铜产业链,并积极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市市属规上铜企业累计53家,1—6月全市铜产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377.17亿元,同比增长12.90%;其中,市属规模以上铜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1.72亿元,同比增23.57%。全市铜产业累计实现利润22.91亿元,同比增长30.11%。

  另一方面,我市涌现了红旗集团江西铜业有限公司、江西凯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铜产业龙头企业,主要产品已有铜锭、铜板、棒、线、排、杆、漆包线、阀门、超细线、异型铜材及电子铜带等近200个规格品种。截至今年上半年,铜产业中高新技术企业有13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江西省名牌产品2项,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1项,省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实用型技术专利91项,配套企业有凯顺科技等12家企业,2017年全市有8家铜企业入选江西省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

  一直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将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随着罗河工业园区的建立,便伴生着铜产业的随之发展壮大,并提出了打造“世界铜都”这一宏伟目标,到如今贵溪经开区铜产业集群已占地3.4平方公里,成为江西省惟一一家省级铜产业特色工业经开区。园区一开始以粗铜加工为主的格局逐渐向以精深加工为主的模式发展,铜精深加工产品比重达到70%以上。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实施工业“十百千”工程,大力发展铜精深加工,积极构建上下游有机衔接、高效协同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健全铜原料、铜冶炼、铜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检测、铜文化、铜制品“八位一体”的铜产业体系,努力打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中高端铜产业生态,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把转型升级作为铜产业发展的着力点,从调整加工结构,明确发展方向,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下功夫,引领企业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作为,以拉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为突破口,促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让全市铜工业发展迈进了第二个春天。

  贵溪中臻铜业有限公司利用转型升级给企业发展注入新活力,一跃成为同行业的领军者。骏达特种铜材的铝青铜、洪达轴承的高力黄铜、鸿利工贸的锡青铜产品配件耐磨损、耐腐蚀,享誉欧美。红旗集团的漆包线,凯安智能、奥泰铜业的铜板带等产品,均走在了行业的前沿。其中多家企业和江铜、华为等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拥有一批一流品牌的铜终端产品。

  多年来,为扶持企业发展,我市设立了工业产业引导基金铜产业扶持子基金,努力为铜加工企业提供资金扶持。同时,发挥兴园投资有限公司作用,为经开区企业提供企业应急转贷资金、税前应急周转资金,解决企业临时性资金困难。充分利用财园信贷通政策,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作用,为企业解决中长期资金压力 。运用金融扶持创新,在为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贵溪凯安铜业是一家大型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公司通过融资平台累计获得融资超过1亿元,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了20%以上。

  凯顺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铜材加工智能装备研发与制造的企业,成立不足3年的凯顺已经拥有了53项发明专利,在全行业率先提出了“互联网+服务模式”,通过窄带物联网和云平台对国内外使用其产品的客户进行24小时在线维护,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有效地降低设备故障率,缩短维护服务响应时间,切实地提高了客户的生产效益。凯顺正是我市企业智能装备创新一个缩影。为提升创新链,贵溪经开区抢抓窄带物联网时代发展先机,努力构建上下游有机衔接、高效协同的创新链和产业链,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中高端铜精深加工产业链,积极发展智能装备,引导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衍生。

  如今,铜产业已成为我市的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在铜花飞溅、金光四射的产业发展势头面前,我市铜产业发展如今有了新的目标:到2021年,市属铜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900亿元,建成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20家以上,努力打造世界级铜冶炼基地、全国最大铜精深加工基地、中西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铜产品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