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5-05-20 07:01

发布于:山西省

地理中国

沅江,又称沅水,长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经中国贵州省、湖南省。沅江是湖南省的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长1033公里(一说1133公里 、1022公里、1003公里),流域面积8.9163万平方公里(一说9000平方公里),落差1462米(一说1035米),河口多年平均流量2170立方米每秒,年径流量668亿立方米[5](另有资料称659亿立方米)。流域则跨贵州、湖南、重庆、湖北四省(直辖市)。属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中的第二大水系

沅江流域涉及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的63个县(市、区)。沅江流域大多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广,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沅江流域除下游尾闾地区的常德市属湖南省“3+5”城市群一体化范围内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外,其他地区大多属于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流域概况自然环境

沅水流域面积为89163平方公里,其中约54%在湖南境内,35%在贵州境内,4%在湖北境内,7%在重庆境内。流域周围均有高山环绕,东以雪峰山与沅水分界,南以苗岭山与柳水分界,西以梵净山乌江相隔,北以武陵山澧水为邻。

沅江流域南北长、东西窄,略呈自西南斜向东北的矩形,地势上跨越我国第二、第三级阶梯,大部分区域为山地丘陵地区,上游分布有苗岭山脉,两侧分布有武陵山、雪峰山两大山脉。流域总体地势西部、南部和西北部高,东部、东北部低,海拔差异较大,上游海拔1000~2000m,河口区海拔仅30~40m。沅江流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少降水,夏季温高、湿重、多雨。年均气温14.3~17.2℃,上游气温较低,中下游气温较高,有自西向东递增的趋势。

社会环境

沅江流域涉及贵州省、湖南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的63个县(市、区)。2010年流域总人口1485万人,平均城镇化率34%。其中,湖南省917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62%;贵州省431万人,占33%;重庆市99万人,占5%;湖北省38万人,占3%。

沅江流域大多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广,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沅江流域除下游尾闾地区的常德市属湖南省“3+5”城市群一体化范围内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外,其他地区大多属于贫困山区,经济发展相11对滞后。

生态环境

陆生生态沅江流域植物区系组成上属于东亚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华中地区,典型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流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5种,包括银杏、梵净山冷杉、红豆杉、伯乐树、珙桐等12种国家Ⅰ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及篦子三尖杉、翠柏、金钱松、闽楠、鹅掌楸、厚朴、峨眉含笑、香果树、川黄檗等43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沅江流域动物地理区划隶属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和西部山地高原亚区。流域内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6种,包括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白鹤、金雕、熊猴、灰仰鼻猴、林麝等12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大鲵、白额雁、小天鹅、黑鸢、苍鹰、红隼、长耳鸮、红腹锦鸡、猕猴、穿山甲、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斑羚、獐等6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水生态

据调查,沅江流域有浮游植物9门67属86种,浮游动物74种,底栖12动物42种。沅江及其支流分布有国家Ⅱ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已建立以大鲵及其生境为保护对象的靖州地理冲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酉阳三黛沟、辰溪龙门溪、江口太平河桃映河、松桃冷水溪等县级自然保护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